010-58202838

回转窑托轮调整及轴瓦发热的处理

2021-07-30

谢华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水泥生产线回转窑筒体的上下窜动是由液压挡轮来实现的,运行良好的回转窑,理论上托轮不应该存在轴向推力,但在回转窑实际运行时,托轮轴向力很难完全消除。托轮轴向力的存在,会引起回转窑液压挡轮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托轮轴瓦发热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托轮轴向力调整及轴瓦发热处理对保证回转窑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01 托轮轴向力调整

为了减小托轮的轴向推力,让托轮止推环轴向处于受力较轻或不受力状态,首先应确定托轮轴向力方向,再根据所受轴向力方向确定托轮调整方向,Z后对托轮进行调整。

1.1 托轮轴向力方向判断

根据托轮止推环与轴瓦端接触间隙(图1)位置判断托轮轴向力方向,托轮止推环与轴瓦端接触间隙在上端(下端接触),托轮轴向受力向下(窑头方向),轮带(或简体)轴向受力向上(窑尾方向);托轮止推环与轴瓦端接触间隙在下端(上端接触),托轮轴向受力向上(窑尾方向),轮带(或筒体)轴向受力向下(窑头方向)。

图1 托轮止推环与轴瓦端接触间隙

1.2 托轮调整方向的确定

托轮的调整就是通过调整托轮轴承座位置来改变托轮轴线位置,达到托轮调整的目的,托轮的调整方向,就是托轮轴承座的调整方向。

托轮调整方向的确定方法。站在窑侧向窑看,窑体自上向下转,左手边轴承座往窑中心进,托轮给轮带向右窜的力;右手边轴承座往窑中心进,托轮给轮带向左窜的力;站在窑另一侧正相反,窑体自下向上转,左手边轴承座往窑中心进,托轮给轮带向左窜的力;右手边轴承座往窑中心进,托轮给轮带向右窜的力。也可按顺口溜记:站在窑侧向窑看,窑体自上向下转;左进托轮窑右窜,右进托轮窑左窜;窑体自下向上转,情况与前正相反;左进托轮窑左窜,右进托轮窑右窜。

除上述方法外,也可用仰手律判断法进行判断。首先将双手握紧,大拇指直伸,手心向上,即仰手。然后,将大拇指指向窑体需要或使其要窜动的方向,其余四指卷曲的方向与窑体的回转方向相同,则四指中间关节顶点的连线便与大拇指平行的窑体纵向中心线交成一个角。四指中间关节顶点的连线方向就是托轮轴向中心线应该调整的方向。

由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窑的左右窜方向,正好与托轮的轴向力方向相反。

1.3 托轮轴承调整

调整托轮时要根据托轮止推环端面的受力情况,参照液压挡轮的工作压力,准确判定推力方向,正确的对托轮进行“进”或“退”地调整。轴承座调整前,在托轮轴承座靠窑中心侧支百分表,用于检测轴承座的位移量,托轮调整期间,窑速应适当降低。

当轴承座需要往窑中心“进”时,因轮带给托轮外推力大,5000t/d及以上规模的窑,需要借助千斤顶的力量,千斤顶放在顶丝座与轴承座之间,千斤顶受力后,松开轴承座与底座螺栓,再调顶丝向里顶,使轴承座位置往窑中心线方向调整。

轴承座需要外退时,可松开轴承座与底座螺栓,再松顶丝,使轴承座在轮带外推力作用下外退。

轴承座位移量每次调整0.25~0.5mm左右,幅度不宜过大,每次调整后都要耐心观察1~2h以上,如轴向力没有消除,再继续调整,直到轴向力消除为止。调整结束应紧固轴承座与底座连接螺栓,顶紧顶丝。

02 轴瓦发热的处理

在回转窑生产运行中,托轮轴瓦发热是常见故障。引起轴瓦发热的因素很多,应根据不同的引发因素对轴瓦发热进行处理。

(1)制作隔热棚。回转窑筒体是高温运行设备,部分新建生产线因轴承座隔热措施不到位,导致窑筒体热辐射引起轴座温度高进而导致瓦温高。这种情况应在轴承座周围做隔热棚,阻隔来自窑筒体、轮带的热辐射。

(2)调整托轮。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托轮轴向推力过大而导致的轴瓦止推环端面过热,一般通过上述对托轮的“进”或“退”地调整,发热现象即可消除。

(3)轴流风机吹托轮。部分回转窑运转时,因筒体表面温度高,导致轮带温度高,轮带将温度传导到托轮,再传导到托轮轴上,引起瓦温高,此时可采用轴流风机直吹托轮面给托轮降温,进而降低轴瓦温度。

(4)慢转磨合。如果是由于轴瓦的接合面不好,或者是由于过热而拉伤不太严重的轴瓦发热,可换粘度高一级的润滑进行慢转磨合,磨合时应根据轴瓦的温升情况,窑速由低到高渐进增加,直到瓦温正常。

(5)白铅油加二硫化钼润滑脂涂抹。在不停窑的情况下,轴和瓦结合面不好,拉伤较重的轴瓦发热,经上述方法处理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可将白铅油和二硫化钼润滑脂按1:1的比例调和成糊状,涂抹在托轮轴上进行运转磨合,窑速由低到高,直到瓦温正常。

(6)石墨粉加二硫化钼润滑脂涂抹。在不停窑的情况下,轴和瓦结合面不好,拉伤较重的轴瓦发热,如没有白铅油,也可用石墨粉和二硫化钼润滑脂按1:1的比例调和成糊状,涂抹在托轮轴上,进行运转磨合。

(7)冲水降温磨合。在不停窑的情况下,轴和瓦拉伤的比较严重,经上述方法处理后又不见效果,轴瓦温度仍在不断上升,当轴表面的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可经轴承座的检查孔,用水管向轴承座内加注冷却水,冷却水直接冲在发热轴的表面上进行强行降温(由于水的比重比油大,油浮在水的上面,托轮轴上的油勺仍能正常工作),经对托轮轴表面冷却后的水从轴承座底部的放油孔排出。磨合过程中要保持轴承座内始终存有一定量的润滑油,使进、出水量一致,并且保持轴承座内油位和水位的平衡,要时刻关注油勺的带油情况,及时加注润滑油,调整进出水量,不要让油勺带到过量的水,也不要让轴承座内的润滑油从轴承座底部的放油孔处过多的排出,直到轴和瓦的温度完全冷却为止。

(8)综合法。就是以上5与7或6与7两种方法结合同时运用,这种方法在轴和瓦拉伤的情况下使用非常有效,磨合时要有耐心,1个班不见效,2个班,2个班不见效4个班或更长时间,直到轴和瓦的温度正常为止。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在磨合过程中,都要时刻关注磨合过程中各种情况的变化,一有异常,立即处理,或减速,或停窑,防止发生轴瓦抱轴事故。一般窑的磨合转速控制在2r/min左右。

(9)重新刮瓦或更换轴瓦。如果托轮轴瓦严重烧损变形,托轮轴与瓦严重拉毛粘黏,窑运转时主电机负荷严重超载,上述方法无法使用或使用后不见效果,则要顶窑,对托轮轴面进行打磨,托轮轴面磨光后,将烧损的轴瓦与轴重新进行配研,重刮接触面及接触间隙。如瓦烧损太严重,直接更换新瓦,新瓦需与球面瓦及托轮轴进行配研。

另外,经磨合后的托轮轴与瓦由于光洁度和接合面不是很好,油膜的形成也不够理想,所以早期大窑在提速时一定要慢,千万不能跳跃式地提速,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在轴瓦温度稳定后以渐进地方式慢慢提速,否则该轴瓦很容易再次发热。

03 结语

回转窑轴瓦发热现象时有发生,但发热只是表象,希望通过本文引导大家对发热原因的深层思考。从而在回转窑发热问题处理过程中更加从容,准确判断发热原因并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托轮调整过程或轴瓦发热处理必须要有耐心,建议由有相关经验的专家进行指导。白铅油或石墨粉加二硫化钼润滑脂涂抹及冲水降温磨合的方法仅限于生产任务紧,无法停窑时的应急处置,要慎重选择。使用时需指派专业人员进行全程监督。

(来源:中国水泥备件网)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1号院金海国际8号楼01底商
电话:010-58202838
传真:010-58202839转603
邮箱:Dacheng3509@126.com

Copyright © 2018 - 北京大成科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 佰联轴承网 ICP备: 京ICP备18057018号-1